金秋送爽,编者再次走进瓷画师陈雄的工作室“卜语居精品瓷坊”,浓厚的文化氛围从面积不大的空间里散发出来,很素雅,很简约。初映眼帘的是阁楼扶梯上的一幅行楷书法作品,写着“澹浮养空”(图一),下面错落有致的作品照片墙,更是别出心裁。顺着阁楼扶梯上来到陈老师画画的房间,第一眼又看到的是另一幅书法作品,篆书“花间啸月”(图二),挂字下面的大工作台上笔墨、颜料各就其位,右边墙上挂着两幅陈老师的瓷画作品,而左边书柜中的书籍分类整齐地排放着,有序且严谨。不是说艺术家都是不修边幅吗?怎么陈老师的工作室看起来不像搞艺术的,肉眼所及的地方竟然连些许灰尘都看不到?!诸多感叹与疑问突然间在脑海跳跃,很想更深入地去了解陈老师对于艺术的看法。今天真是幸运,陈老师得空和我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的交谈:
庄:陈老师,来到您的工作室很容易感受到文化氛围,但是这环境怎么看都不像传说中的艺术家那样不修边幅,那种潇洒的凌乱?
陈:说明一点,我不是艺术家,这只是个人的一种习惯罢了!第一,从小我就养成工整严谨的生活方式,但我没有洁癖;第二,我喜欢简约明净,这对画瓷画的我有很大的帮助。瓷板是洁白的,在上面画画讲究细节和干净。第三,整洁的环境也给了我可以清明思考的空间。
(图一)
庄:说到思考,我刚进门看到这副“澹浮养空”,就觉得您的思维方式跟别人有点不同,别人都是挂着“大道至简”、“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什么的耳熟能详的字匾,而你这副“澹浮养空”我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
陈: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引用的是西汉贾谊的《鵩鸟赋》中的一句 “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这是道家的一种虚静之性,道家养空,虚若浮舟。就是说这四个字是进行自我修养的座右铭,时时提醒我放空思绪,从繁杂的社会环境中让心得到空灵的空间。
(图二)
庄:真的很与众不同的想法。那刚才在你画画的房间看到那一幅“花间啸月”又是怎么一种思维呢?我刚好是学文的,你这四个字让我想到了“花间词”。不知道是否有联系?但“啸月”我就真的不懂得了。
陈:你说得方向很对。没错,这个“花间”取自唐五代的一个词派,当时汇集众多词家,后来被引喻为文人的象征。“啸月”本义是孤傲的狼王登上峰顶,对着月亮长啸,以显示他的威严和权威,现在被引喻为孤高的傲气,“花间啸月”合起来就是比喻孤傲的文人气质。这幅是一个前辈书法家送给我的,我觉得我还配不上这幅字的含义,因为我不是文人。但是我很喜欢这幅字,向往这种文人的精神境界。
庄:您说您不是文人,那您怎么定位您自己,或者说怎么评判自己?
陈:定位,评判,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我只做我想做的,只想我想弄明白的问题!但是我想做的很多,想弄明白的问题也很多,所以导致我觉得我越来越无知,什么都弄不明白,想做的怎么都觉得做不好......!就比如这幅画(图三),目前我觉得还是没有定论,只是一种思考,一种由心而发的思绪而画出来的。
(图三)
庄:刚才我就在注意这幅画,为什么跟您擅长的山水画不一样,又不像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说实在,我觉得有点很板的感觉!
陈:是的,确实很板,也许是出于对人生思考的严肃性自然而然形成这样的构图。如果你想听,我就把这幅画的创作思想讲讲,别见笑哦!
庄:怎么会呢,求之不得!
陈:首先,这幅瓷画我是借用一些插画的创作思维,在写实的人物背景融入人物思维实体化的夸张表现手法。其次就是在“释、道”二家观点中抽取些许作为画中思考中心内容,从而创作出这幅的。
庄:这画面的和尚和道士在民间认知里不是各执一词的两家吗?为什么你要把他们凑在一起,还论道呢?
陈:请听我慢慢说来。这幅叫“煮茶论道”,只是论而没有定性,怎么认知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是提出一些个人认知。左边这个传红袈裟的和尚代表论证的一方,右边这穿蓝褂的道士代表另一方,双方是在煮茶中佩佩而谈,各抒己见。
庄:感觉你这幅画里面的事物各自似乎没什么联系?
陈:你看到的和尚这边上面是一朵含苞的荷花和一个已凋谢后的莲花心,这代表着生与死轮回,也暗含着佛家的一种观点,就是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该偈诵的意思是:事物的真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般似有似无,也应以一切真相的法则,以如梦、幻、泡、影、露、电般虚无态度去对待,让自身不为似有似无的事物所羁绊。这边道士头上是一只蝴蝶,都知道,庄周梦蝶这典故,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但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在两个不同宗教中,这两方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看看这两个人物的姿态,左边老和尚是手持念珠一幅气定神闲的姿态,这是佛家修禅的人所向往的境界。记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小聪曾跟我讲过:一个人内心的强大,要看他在没有表现自我的舞台,没有外界联系,在绝对孤独中能否神情自若地微笑。这是一种自我修行到一定程度后面对自然的境界,这也是佛家修行者追求的一种极高境界。这老和尚就展现了这样一种姿态。右边这个老道士则是抬头向天,左手拂尘,代表他是道家的修真思维,右手指天,是来自于道家思想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地球物理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地球运行的法则是以这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也就是阐明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两家的观点是不是也有微妙的联系呢?
还有,你看这左边的闲章“芥子纳须弥”,右边的闲章“虚怀若谷”,它们也是代表两家部分思想。“芥子纳须弥”中芥子指的是草籽,须弥指的是西方极乐的须弥山,就是说小小的芥子容纳了巨大无比的须弥山,意思是说一个物体能容纳多少东西,不是以它外表来衡量的,而是以其无形无质的胸怀去容纳,心有多大,容纳的世界就有多大,是以体现一个人的博大胸怀。相似的“虚怀若谷”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两家不同,但其追求的思想境界竟如此相近,是人为?或者说是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产生出来的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这些就是我这幅画思考的主题。
庄:没想到这么小小一幅画就有这么多内容!陈老师,被你这么一分析,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个老和尚没有胡子,头圆脸圆,怎么看都有点像女人相,而这道士的额头饱满得像个包子,脸长又瘦,两个对比反差很大,这是为什么?
陈:其实这是两家各自的追求的体现。佛家追求慈悲、圆满,在绘画中体现这些用圆头圆脸来表现比较适合,至于没有胡子像女人相,这就有点说法了,很多男人在耄耋之年会掉光胡须,再加上脸颊肌肉松弛,形成跟老年女人面相差不多的特征,呈中性特征的容貌。这也让他看起来更慈祥、更能体现其内心境界,相由心生嘛!道家追求的是深邃的智慧和升仙,它以自然为师,生于自然,融于自然,自古传说中就有仙风道骨的描写,对得道的智者都描写成仙人,造型也来自于道家旁支的相学,有智慧的人都是颅框大,天庭饱满,瘦长脸则表现有更深邃的智慧和修养。升仙是一种终极的精神追求,但前提就是必须具备深邃的智慧和修养。在创作的时候确实想了很多,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什么具体的结论,余下的细节就不多说了,但是都有出处典故和精神内涵的,只有待观画者自己参详!
在回味陈雄老师那富有哲学思想的谈话中茶过三巡,禁不住对他的瓷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他的画又提出了诸多问题:
庄:陈老师,看您的山水画我觉得很素雅,但是其中有什么涵义我就有点看不懂,能否说说?
陈: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把精神追求融入到画中而已,要看懂其实也不难,只要你随着你的心去看就能看出其中的精神思想。
庄:就比如上次您说在广州遇到的那个知音人,我认为我还是没有像他那功力看得懂画中的精神。
陈:一幅画一百个人看就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修养都不同,看事物就有不同。与其说一幅画的好坏,不如说判断这幅画的技法再加上看画的人他的个人观点和角度处在什么位置,那才能比较公正的评判一幅画的各种存在的价值。
庄:那您是基于什么理念来创作的呢?
陈:我比较推崇中国本土文化的道家思想,它讲究天人合一,主要有三点:1.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崇尚空灵,这是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重要特点。2.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无味”是道家的特征之一。“无味”不等于没有味,在道家看来,无味本身就是味,是什么样的味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3. 大巧若拙、见素抱朴“朴”有本色、本性、自然的意思,与人为相对。“拙”是“朴”的外在表现。虽然朴拙是道家的哲学,在美学上也是一种审美理想。一般来说我比较喜欢阅读古诗词,边读边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意境,随而就把感悟到的心中的意境画出来,算是一种自然而生的灵感吧!就像这幅……(图四)
(图四)
庄:这幅画让我的感觉就是像在哪见到过的场景,很熟悉很亲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陈:我很高兴你能有这种感觉!中国画笔墨讲究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中国画魅力所在,也是文人画追求的一种境界。你应该有去过类似的地方,这是我在读宋人杨万里的诗篇《过单竹泽径》 时突然想到我到过的一处山野竹林,从那里采集的素材中选出一些,通过提炼创作出来的,并选取了诗中后句作为题意落款,“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那次去,虽然是炎夏,但是走在山野竹林中那种感觉,真如诗中所写的那种自然形态,令人觉得已经融入自然,没有具体的思想行为,就是一种感觉,那就是前面说的“无味本身就是味”。画中点缀上一老一少,还拿上古琴,这是我加进去的含义。老少代表前后相传,古琴点出这山水的优雅,也就是说,希望这令人忘我的优雅山水能一代接一代传下去,不会受到破坏,让后来人可以感受这大自然的神韵。当然,理解画更需要看画的人发挥想象,静心去看,神游其中,才能更深的体会画者的意境!
(图五)
庄:那这一幅呢(图五)?看起来平平无奇,您是以什么作为创作的核心呢?
陈:这也是读诗而来。记得当时我读王维的《青溪》,读到这一句“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时就感觉是多么贴近我的人生追求。其实,青溪是王维多次游历经过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奇景,诗人借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这也是我人生追求回归田园、恬淡闲逸的心境,所以就以比较平和的山水创作了这副。这画中的其他涵义还是那句话:让观画者自己去参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每一幅画基本都是通过阅读、思考后得来的灵感创作的。有时候因为一个理解或感悟,都要反复推敲辩证,从中寻找灵感,也借助于这些年游历的各地山水风光作为素材,反复提炼修饰才完成。每一幅意境不同,我的心就必须融到画中去!
庄: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
陈:随便问,只要我答得上来(说到这陈老师微笑着)。
庄:您自号“九见”有什么含义吗?
陈:有!“九见”取自易经中的乾卦的卦辞“乾玄用九,乃见天则”,“乾”为天,代表宇宙,“九”代表至大无外、广阔无边,“天则”是代表自然的规律法则。取“九见”为号就是想让自己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感悟天道的规律法则,从而让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去,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向往!
日近黄昏,编者怀着各种心情辞别陈雄老师,走在路上,耳边回响着陈老师这一席谈话。他说他不是艺术家?不是文人?但是他的画和精神世界里所拥有的该怎么看待?宗教、哲学、诗文、国学经典、杂学他都有涉猎,这些都能融入绘画又独具风格,又该怎么定位是不是艺术家或文人呢?心态,这就是看待人生的心态。——“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编者:庄丽如
2014年秋采访于卜语居精品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