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铸孤品自砸自画,修艺品精益求精——小记潮州“瓷画人”陈雄
发布时间:
2016-01-25
为了追求精品,“瓷画人”陈雄亲手砸掉自己创作的一幅《潮风韵》的瓷板画,而这个过程恰好让笔者见到。
近日,静观陈老师创作了一幅《潮风韵》的瓷板画后,自认被画中的意境所吸引,期待烧制成功后能一睹成品芳容。不料陈老师却致电说:我对那幅作品不甚满意,我要重新创作一幅,等新品出窑,你再过来看吧!当新品出来后,原的作品我要砸掉!
本月23日下午,陈老师说他的《潮风韵》的瓷板画新作已出窑,原来那幅作品要砸掉!我为了赶在原画毁掉前再留下影像,于是冒着严寒赶去拜访陈老师,见证了他对瓷画艺术精益求精的一幕。
据陈老师的介绍,之前创作了一幅《潮风韵》的瓷板画,烧成后觉得不甚满意,又重画一幅,之前那一幅就会毁掉。只留下完成创作的孤品单件。(下图初作)
他给我指出主要修改调整的四个地方:
1. 左上角的亭台结构偏差:(下图)
2. 以前潮州人在韩江边钓鱼大多喜欢绑上一条“浴布”:(下图)
3. 潮州的小型渔船一般都不带棚顶;(下图)
4. 题款较方,影响构图美,诗词也要修改。(下图)
陈老师敲打着这块瓷板,以示是完好无损的。(下图)
说完,陈老师毫不犹豫地举起锤子开砸。(下图)
重新画的《潮风韵》:(下图)
陈老师精画能诗,他为这幅作品作诗一首,更使潮风潮韵亮点涌现:昌黎旧治凤水清,造桥仙佛杳无音。逸致天人居鳄渚,寻常百姓胜陶君。
又例如下面这幅残荷,陈雄老师本意创作是陶瓷上水墨写意的残荷,用的是他独有的“瓷器釉上彩写意水墨法”进行绘画,由于瓷面上的自然晕开不可控因素太多,他反复画了三十多遍才出现心中所想的水墨效果,经过烤烧后,如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是会砸掉重来。进行水墨创作期间,陈老师没有使用陶瓷釉上彩的一切辅助工具,只用画笔就完成了,将陶瓷上特有的水墨韵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见着舒心!(下图)
陈雄老师的简介:
陈雄,自号:九见;1972年生于广东潮州,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时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监事、广东省潮州市中级职称评委库委员、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第五届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博今潮汕民俗艺术馆顾问、“卜语居精品瓷坊”创办人。
经历三年多的不间断研究,“瓷画人”陈雄以精熟的釉上彩技艺和对彩绘颜料的透彻掌握,配合精到的窑炉烤烧技术,成功突破了釉上彩无法大写意的局限,首创“瓷器釉上彩写意水墨法”,让瓷器釉上彩绘画又开拓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目前此技法仅限于在瓷板作画,正在不断完善、成熟,也更能挥洒自如地作画。
文、图:杜东虹